南京标准件,南京精密螺丝,南京微型螺-南京群固标准件厂 http://www.njqungu.com/ 南京标准件厂 南京群固标准件厂坐落在南京市栖霞区靖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内,专业从事南京标准件南京螺丝南京精密螺丝南京微型螺 南京不锈钢标准件 南京不锈钢紧固件 南京发黑螺丝钉 南京螺丝钉 南京组合螺丝钉 的批发和高品质、高精度的不锈钢、碳钢、铜螺钉、螺母、垫圈等各种标准件、紧固件的研发、生产与销售。
首   页 公司简介 产品展示 新闻中心 规格标准 在线留言 人才招聘 联系我们
服务热线:13913894558

电话:025-52326919
传真:025-52252580
厂长:汪昆
手机:13913894558
网址:http://www.njqungu.com
E-mail:njqungu@163.com

地址:南京市栖霞区龙潭街道靖安经济开发区

新闻中心
“战国”春秋——紧固件行业历史随笔(之四)
更新时间:2011-5-12

     总体说来,现正在行业打拼的同仁,对90年代以后的事,多是亲历亲为者,因此,关于行业历史的故事,说到90年代,就可打住了。但是,又觉得有些“意犹未尽”。 
     笔者在《潮起潮落——行业历史随笔之三》一文的结尾说过,“行业向‘高附加值产品’转型,向‘更高、更强’发展的宏愿,成了一道难解之题。”原来这正是让笔者放不下的一个“结”。那就把与此有关的故事作为这个《随笔》系列的结束好了,因此第四篇就围绕此话题道来。 
    其实,行业欲解此题的愿望在90年代即已萌发,且日益强烈,直至如今。虽历经20年,却没有显著的进展,这无疑已成行业的心病和憾事。常言道“冰冻三尺,非一日之寒”,因此要从导致当前困局的起因、背景说起。 
    一.墙内墙外 
    在80年代以前,紧固件行业基本还是国企的天下。在这些国企中,大体随发展而被自然地分成了两类:一类是基础和机遇较好,因而得到国家(包括地方和中央)扶持,逐步发展为实力较强、较大的企业(按照国家的划分标准,在我国紧固件行业,最大的企业至多也就只能算作“中型”企业而已)。另一类虽属国营,但能得到扶持发展的机会不足,“运气”不那么好的,只好随波逐流地、慢慢地摸索前行。于是前一类“好上加好”,受到国家更多的关照,得以成为一些国家级主机企业(如汽车的主机企业)指定计划内的配套企业。而这种计划还有明确的“条块”界限,汽车就是“汽车口”,机床就是“机床口”……各自安排配套,泾渭分明。后一类则只能“捡点零活”,去干各种需求的社会服务性产品。这种或许并非有意的划分,却逐步导致了两类企业截然不同的发展命运和结果。对于“配套企业”,国家实行“计划分配”制度,他们的“任务”,即订单,由国家确定。只要主机(企业或行业)发展,他们即可毫无悬念地在国家的扶持下发展,绝无“饭碗”之愁。正如《随笔》第三篇所说,当总供应量不能满足需求时,这些配套企业也是会“很牛”的。计划分配和供不应求给它们带来了好时光。“计划”成了保证主机配套(质量、数量)的法宝,也成为一堵保证取得“配套资格”企业的极好的墙。无疑,这既有利于主机企业,也有利于那些配套企业。然而,就紧固件行业而言,它却把更多的企业(小型的国企),挡在了随主机发展的机遇之外。在“墙内”,配套企业逐渐成了“亲儿子”,不断地获得投资武装的机会,唾手可得的“计划”让他们基本处于没有竞争的“养尊处优”的境地,于是培养出一批缺乏竞争意识的、似乎有些“不求上进”的“公子”。当然,在“竞争”概念还没有提出的当年,无论是国家抑或是这些配套企业,只看得到这种安排的有利之处,或许谁也没有意识到它将带来的弊端。 
    结果,正是这样一堵自己筑起的“墙”,挡住了更多国有企业参与竞争的发展之路,也导致了“不争气”的配套企业后来难以适应高速发展的机械工业的尴尬局面。 
    大致在80年代中期以后,或许是国家(某些工业的主管部门)开始意识到了这一点,或许是在全面改革开放总体形势下引入“市场竞争”观念后不可遏制的趋势。总之,国家决定,把包括紧固件行业在内的一批“小行业”首先推向“市场”,即所谓“抓大放小”。也就是拆掉那堵“墙”,让你们竞争去吧。实践表明,这一“拆墙行动”,对于被扶植的企业,显得太早,而对于其他国企又显得太晚,真是无可奈何,实在是一种历史的悖论。 
    其实,任何事物都不可避免地存在利弊两面。国家为发展支柱主机行业,扶持一批够能力的配套企业,其实是很自然的、正确的选择。如汽车行业的紧固件配套企业就有了“三大家”(一汽的“吉标”,武汉的“汽标”和东风的“61厂”)之说。“三大家”的陆续建立,显示了这种选择和决心。一汽的“吉标”和东风的“61厂”,都是作为主机企业直属配套的子企业与主机企业同时建立的,它们自然而然便受到母企业和国家的极大关照,前途无忧。武汉“汽标”的建立则有些特别,它是在南京、北京、济南等几家新起的较小规模的汽车主机厂建立之后(二汽尚在计划中,“61厂”还未建立),其紧固件配套已经显现矛盾时才建立的(详情已在《随笔之三》介绍)。 
    这样一来,确实使相当一批包括紧固件在内的汽车零部件企业得以脱颖而出。在国家的大力扶持下,这些企业在为主机配套和满足其引进主机配套中获得了实践与锻炼,并在技术、装备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,于是一步一步被作为行业骨干予以扶植。其他机械行业的情形也大致如此,如内燃机、机床、工程机械等,凡是紧固件用量较大的行业,都逐步扶植起了各自的配套企业。 
    从一个行业角度而言,拥有一些技术上能与国际领先同行水平接近的骨干企业,是引领行业创新发展的重要条件,因而扶持骨干无疑是十分正确的决策。缺乏骨干企业的行业,必缺乏技术创新的实力,尽管庞大,只会是“虚胖”的。 
    然而,问题在于这些骨干企业“生不逢时”,并且缺乏必要的竞争。政府一些部门扶持行业骨干的苦心谋划(60-90年代,汽车行业就一直在努力,要为汽车工业所有重要的配套零部件小行业扶植一批骨干企业,并建立相应的技术开发中心,即“扶植40种关键零部件骨干”的雄心勃勃的计划)在面对全国彻底“放”的局面迅猛到来时,一方面原有的设想和计划远未完成,另一方面又“没招”应对新的局面。最终不得已而放弃了那些正在扶持中的骨干(更不用说后来连它们也自身难保了),其结果是“功败垂成”,只能扼腕叹息而已。 
    而那些没被选定为“亲儿子”的国企,当需求由计划转向市场时,反而获得了无所约束的发展机会,较早地靠自己去“拯救”自己。它们中的一部分在竞争中消亡,而另一部分,则在“改制”中化为“民营”,成为民企发展的基础。东北一家中等规模的国有紧固件企业,因“经营不善”无法继续生存,被转让给本单位一位愿接手者,条件是“零元价格”,并提供流动资金贷款,以后以经营所得逐步偿还,这是国企改革方式的试验之一。尽管曾一度有批评认为是贱卖了国企,造成国有资产流失。当我们看到,这些改了“姓”的企业继续在这个行业存活下来,甚至比原有企业活得更好时,必须承认这种改变的积极作用,毕竟给行业留下了“骨血”,总比那些让国企彻底消失甚至落入私人腰包要好。原有的国企正是以这样那样的方式,化成了大批新兴民企的基础。 
    也正是这些以国企出身的最早的“民企”,为了它们的生存、发展,成了骨干国企最早的竞争对手。 
    世事难料,恰是这道自己筑起的墙,至少作为重要因素之一,最终改变了中国紧固件行业国企的总体命运,也改变了行业的格局。